【凤凰网】川人钱都花哪儿了?“3.15”专项调查报告发布
2018-03-16 浏览量:41873 次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来临之际,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贴心推出一年一度的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调查报告,聚焦四川人买买买新变化。今年,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近六成受访者越来越喜欢买买买
你是不是越来越喜欢买买买? 调查报告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3月上旬开始,专项调查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了全省21个市(州)年龄在18-70岁之间的2400个城乡常住居民。调查了解受访者个人或家庭消费变化情况时,近六成受访者表示消费支出较前两年有提高。其中,14%表示当前消费支出与前两年相比“有很大提高”;45.7%表示“有一定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两者比例相加为59.7%,与前两年调查结果相比(2016年为43.3%,2017年为47.0%)呈持续上升态势。
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受访者消费支出有提高的比例为60.3%,农村为58.8%。
消费支出没有提高的受访者,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作和收入不稳定性增加,增收困难”的比例最为突出,占60.2%;其次是“为子女教育预留资金”,占39.1%;第三是“购房还贷压力大”,占30.2%。

吃穿用、教育、电子产品最费钱
钱都花哪儿了?受访者个人或家庭2017年消费支出中,“购买食品、服装和日用品”、“子女教育”和“购买家电及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比例排前三位。63.1%的人表示是“购买食品、服装和日用品”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子女教育”,为34.6%;第三是“购买家电及手机等电子产品”,为33.4%。
其他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还消费贷款(包括房贷、车贷等)、看病医疗、旅游等。分城乡看,城镇受访者中选择“还消费贷款(包括房贷、车贷等)”和“旅游”的比例较农村受访者高10个百分点左右,其余选项的选择情况差异不大。
4.9%的受访者表示“保险支出”、“宴会礼金”、“交通通信费用”等为主要消费支出。
八成受访者会网购,保健品消费满意度最低
调查结果还显示,超8成受访者2017年网购过,包括家人或亲朋好友代购。分城乡看,城镇受访者中占88.3%,农村受访者占76.3%。
受访者对2017年网上消费和实体门店消费的满意度评价得分分别为75.78和77.90分,较上年调查结果分别提高1.93和1.80分。
受访者对实物性消费质量更满意。调查显示,受访者对2017年8类主要实物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为78.36分,其中,家电、手机、生活日用品满意度评价排名前三,药品、服装、保健品排后三位。值得注意的是,保健品的消费满意度评价分明显较低,为61.12分,远低于平均分。反映出当前保健品消费质量问题较多,有待加强重点监管。
服务性消费满意度总体有提高。调查显示,受访者对2017年9类主要服务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为79.80分,其中,快递物流服务、公共交通服务、通信和网络服务排名前三,金融保险服务、旅游服务、医疗服务排后三位。分城乡来看,农村受访者对快递物流服务和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度要明显低于城镇受访者。

消费维权意识走强, “会维权”比例逐年上升
从消费维权来看,近3年调查结果显示,遇到过消费问题的受访者比例和遇到问题后积极维权的比例均逐年上升。
今年调查结果显示,遇到过商品质量安全或消费纠纷问题的受访者比例为31.6%,城镇受访者中占34.6%,农村受访者中占27%。
遇到消费问题,76.6%的受访者会选择用多种积极维权方式解决。其中,69.9%的选择“直接与商家交涉”,5.5%通过消费者保护机构协调解决,“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占0.7%,“通过媒体曝光”的占0.5%。
有22.2的受访者选择“怕麻烦,忍气吞声算了”,1.2%的受访者表示会“给商家差评”、“直接扔掉”、“以后不再去有问题的商家消费”等。
从近3年调查结果看,表示遇到消费问题的受访者比例持续小幅上升,同时,遇到消费问题选择积极维权的受访者比例呈明显上升态势,每年上升比例在8.0个百分点左右。一方面反映出,近年来消费者主动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随着目前消费方式的日趋多样化,消费环境更为复杂,消费者对消费质量需求更高,市场秩序监管和规范有待进一步加强。